科技的盲点 -《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童年是一个被精心呵护着的秘密,童年也是用于区分信息阶级的社会概念。信息传播的媒介会深刻而隐秘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维,从口耳相传,到印刷,再到电视的图像革命,愈加扁平的结构也意味着信息使用权的难以区分。没有了羞耻感,也就没有了秘密。很多时候维护这种秘密会被称为虚伪。但从善意的角度来看,虚伪也代表着某种理想主义。

受影响的儿童是不知觉的,他们过早地失去了游戏而被卷入了成人严肃的比赛里。他们觉得他们是舞台上最闪耀的一颗,却说不清他们为什么必须站在万千宠爱的镁光灯里,又为什么只能笑。

看尼尔波兹曼也是部分因为来自一天世界的启发。我一直深信着新科技技术改变世界的力量,包括从很小的时候的个性签名都会提到“技术就是信仰”。但慢慢地我意识到新事物出现所带来的盲点,人们在大多数时候对新技术是无法选择的。资本从来不会拒绝创造出新财富的便捷方式,而能够创造价值仅此一点,掩盖了太多基于其成本和弊端的讨论空间。

我很欣赏谷歌一直坚持的理念:不作恶(Don’t be evil)。也看得见很多企业开始仿照着创建出自己的信条戒律,这个可以做一点那个不能做。但无论如何,在具体讨论该怎么做之前,我想先仔细思考下什么是恶(evil),哪些是被没有说全的话(the inconvenient truth)。

当除去人为主导的可预测的劣行,我们很少去批判一个媒介工具本身的发明。而科技不是语言,没有可供驳斥的表述与逻辑。“恶”其实也可以是一种倾向,是工具本身隐含着的影响着使用者的倾向。在这里讨论技术的中立性是一个复杂的选题,我借着阅读这本书,也想了解下分析科技发明的社会影响的思路。

互联网,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现代人的电视。我们发明新型的硬件,大数据技术来电子化纪录人类行为数据,也相似着曾经带给中世纪人们永恒机会的印刷术。这一切还保留着相似的语境。

第一章 童年的发明

• 童年是一个社会概念。文明的愈加复杂,近几百年才出现,对儿童的早期时间有所保留的需求。成人世界的纷争和利益,以及某些秘密暴露给儿童是被认为不合礼仪的,甚至是不道德的。

如果把道德上成人对儿童的保护需求当做动机,那么现在是什么现象会导致这种需求逐渐消失呢。某种程度上,礼仪(道德)的精致程度是和文明的复杂程度相关的,而文明的初级阶段当对生命的基本物质保障都不存在的时候,是很难承担礼仪(道德)的。那为什么在文明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作为一项礼仪(道德)概念之一的童年,会消逝?是其重要性的消逝,还是其作为一个现象的消逝呢?

• 印刷的普及间接促成了童年的分界,成人是拥有阅读能力的人,而儿童是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
因为技术工具元素导致的一个社会概念的产生。如果印刷术代表着文字阶级的在人数上的流行,为什么在当前资讯也就是文字愈加丰富的今天,会导致同样一个社会概念的消逝。

• 尝试模仿分析印刷的这个角度来分析互联网。印刷带来了得以永恒的机会,激发了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早已存在。印刷实际上是一种媒介的转变,从口耳相传的暂时性的表达传递,到能够独自体察的实体媒介。这种媒介的特质之一就是允许使用者独自面对。并不是说印刷创造了个人主义,而是印刷使得个人主义成为一种正常的,可以接受的心理条件。

• 童年是一种区分的手段。来区别识字和不识字的人。

• 童年也是中上层阶级想要努力维护的一个概念,以保证不受劳役之苦,这让我想到了高跟鞋流行的原因。

第二章 童年的消逝

• 与其说是在讨论童年的消逝,其实是在讨论媒介传播对使用者的影响。

• 处处是对互联网的隐喻。当跨越空间传播信息在技术上又困难的时候,新闻往往是有选择的,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有了互联网之后,新闻变得没有选择,不可用。

-> 因为童年是一个精心维持的文化过渡环境,这个过程有赖于信息的有序筛选和输入。这一个论证方式可以用在其他的文化环境上,比如学校教育。

• 图像革命。语言是经验的抽象表述,而图像则是经验的具体再现,而且这种表现是不可反驳的 。这是两个不同的话语世界。

• 审美。说到底是一种感情而不是理智。图画要求观画者有审美的反应。而感情,是难以分逻辑和缜密阶级的。童年是因为缜密逻辑的分层所需要做出的区别,而图像世界并不能支持保证童年概念存在所需要的社会和知识的等级制度。[审美是不硬性要求逻辑的]举个例子,法律、宪法是纸张上的法律,不会出现根据一幅图画来判罚。

• 电视会侵犯童年,是因为它无法区分信息使用权。

-> the world is flat的弊端。不存在阶级,去中心化有什么坏处呢?有没有发现在竞争的环境下,终点是成就一个庞大的能够抵达任何终端的垄断组织。在把信息使用权让渡给人的时候,而人还没有能力和意识能够承担起这份礼物的时候,混乱就出现了。在人还不懂得克制与好奇之前就拥有了的自由,只会受成为情欲和审美冲动支配。
而本身教育的存在就是一个信息过滤和中心化的媒介。你拥有导师根据他们的经验和社会的俗成见解过滤和形成抵达学生的文化环境。而现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普及将极大地打破很多精心营造的社会环境。
-> 信息的不加选择和不分层级却必须保证面向所有观众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信息的调性由市场的底部水平所确定。

-> 而我们最终会拒绝分级却更有效率的社交网络的原因,或许是尊严。

[由于电视在同一时间向所有观看的人传递的是同样的信息,因此完全不可能保留任何秘密,童年因此不复存在]

• 社交媒体的偏见,也是其职责之一,是传动信息,而不是收集信息。它要求能够吸引注意力的素材,因此突破刮搜各类生活中的禁忌和盲点,放大情绪和窥视自然成为了最好的随从。

• 羞耻感和秘密,隐秘是相关联的。

我们很多时候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暴力,部分是因为羞耻感。因为我们所羞耻的对象是隐秘的,在处在黑暗之下的。而当这种对象被要求维持在白天的常态的时候,随之的羞耻感也会消失。譬如丛林里的文化从来不觉得裸体是任何的失态。而从前的电视,现在的互联网,所主导的正是将一切容易挑逗的,怂恿的,曾经被我们束之高阁,揶揄着不敢公开讨论的内容大白于天下。审美,情感主导的行为容易导致个人主义的泛滥,容易使人狭隘,因为个人的情感不接受反驳而显得足够支撑起行为的逻辑。而个人主义泛滥的地方,羞耻感很难存在,因为一切的从前令人揶揄的理由现在都被当做了个人主义口中的保守和传统。
-> 曾经我们仔细押守的暴力,色情,乱伦,以各种形态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每一个人的语境里,而这些人对这些问题的羞耻感也会随之消失。会不会有利益相关着在黑暗的边缘刺绣?当这些可耻的问题失去了其阴暗的特质,会不会有口齿伶俐的人为了注意力而颠倒黑白,口若悬河?最可怕的是,那些仍旧坚持打击黑暗的勇士,被认为失去了一些道德的力量。

• 未来分阶级的主要原因或许不再是垄断抑或同谋,而是因为存在于扁平化结构里的事实: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能够理解他们所处在的位置和他们手中的权力。但同时引导他们的方式不应当是强制拒绝给予他们改变的机会和手段,能够动态地因材施教将会成为一致的道德诉求。而成就所谓“动态”的背后一个前提则是”接近全面的了解“,如果这种结构需要持续存在,则必然存在着足以敌对人性弱点的绝对智慧的存在,同时也要求人们的绝对顺从。流动性高的阶级结构或许是充满活力的一种方案。

-> 而这也暗示着某种专制控制。无论在专制的世界里我们被给予了多少的“公平”与“自由”,我们最终会拒绝的原因,或许也是尊严。(类似上文的分阶级的社交网络)

• 维护这种秘密在很多时候被称为虚伪。但从善意的角度来看,虚伪也代表着某种理想主义。

• 尼尔波兹曼相信,是电视这种媒介而不是电视里播放的内容,使得童年消逝。电视这种媒介推崇着故事化,戏剧化,而不是观看者的需求。这一点也是很有意思的,科技工具的发明,人们往往提问着怎么样用的一系列问题,我怎样搜素到一些东西,我怎样下载下来。而很少考虑我用这个工具会失去什么?

• 童年消逝的另一个证据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经受专业训练出现在成人的职业竞赛里。包括儿童明星,运动员,模特等等。比较好理解的是,因为存在着一套完善的培育体系和教练监督,但是依然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做法会渐渐普遍,为什么这样的形象甚至值得鼓励。

-> 传统上有关儿童的独特性的假设正在迅速消亡。除去比赛的乐趣之外混杂了太多无相关却极其压迫的情感,比如名望,金钱,阶级的提升,攀比。于是儿童眼里的游戏也变得成人般的严肃而非赢不可。 他们觉得他们是舞台上最闪耀的一颗,却说不清他们为什么在镜头下除了摆笑和热泪就做不了什么,却说不清为什么必须站在万千宠爱的镁光灯里,又为什么只能笑。

• 童年消逝了,学校也一定会消逝。它们都是精心创造出来,用于过渡到成人世界的概念。证据: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相信,教育是给进入市场做准备的。这意味着诸如历史、文学和艺术的重要性会被不断降低。教育本身的教化和领悟的过程会不断妥协。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