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破窗理论”下弱势群体的保护主义

书本会被一页一页地撕去。《华氏451》

“破窗理论”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定义,在可能更为人所知的心理学领域,“破窗理论”表示的是公众场合下曝光的不良现象会诱使产生更多的负面行为,譬如,“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1

而在经济学领域,“破窗理论”主要是在论证“损害有益”这个观点。一个典型的例子,巴斯夏曾提到2,“店主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而每个看到这种局面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听似有理。甚至可以联系起凯恩斯的“宏观调控”理论,罗斯福新政等在经济萧条时名噪一时的经济调节策略。这些政策都相似地利用“销毁”来创造新的需求。这个方向再极端的观点,或许是曾经一些学者提出的,发动战争来增长经济维持社会和平的荒谬观点3

而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每当经济萧条的特殊时期,凯恩斯主义都会重新盛行?

下面是我的思路。

“打破窗户以加速资金运转”的说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这个本质在于控制了资金运转的方向。

这个事件的支持者会提到玻璃厂得以因此存在,补窗工人也得以存在的理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战争复兴制造业的说法,因为战争的发生,使得工业制造业得以进一步地发展。这个论点忽略的是资金运转的机会成本,原本将会被自由交易的金钱被强制印加在了某一特定方向上4

而我们认为这个方案较为劣等的假设是,我们认为人们自由交易得到的价值高于某一强制性交易。

这个假设是关键的。这意味着两点,一是以下的思路都基于这个假设的成立,自由比管控能带来更多的价值。而二则是暗示着,这个假设是可变的,它只在它适用的场景下成立,如果我们能找出“管控带来更多价值”的场景,我们可以推理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首先,一个更符合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观点的思路是,认为假设是成立的,自由交易比管控经济可以带来更多的价值。

他们会指出历史上的反面例子,罗斯福新政里面的,政府强制倾倒牛奶,为了维持牛奶价格的稳定和农民工人的生计。之所以需要政府介入并强制性地创造稀缺,是因为政府在短期内着手保护的是农民这个群体。因为他们在自由贸易中是暂时受害的一方,也是因为短期大众对奶制品的需求并不那么受价格因素波动而波动。

-> 弱势群体是需要保护性政策的。而尤其当弱势群体成为了当前政体下的主要诉求者。

->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社会会创造更多的弱势群体?我们可以将逐渐碎片化且小众的群体比作弱势群体吗,如果可以,互联网是不是在加速这种保护性政策普及的过程?类似的,社会的现代化,如果我特指的是人群的专业化(specialization),是不是也在加速这个过程?

如果弱势群体的存在证实了政府经济管控的必要性。这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更容易接受政府在政治层面实施管控的合理性。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结论5
-> 一个创造出更多碎片化群体的社会,更容易接受政府管制的行为。

联想起在雷布拉德伯里在《华氏451》里描述的一种社会现象。书本会被一页一页地撕去,因为来自少数族群的压力。

以上6


  1. 1.破窗理论,来自百度百科
  2. 2.巴斯夏《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 以面向大众的亲切口吻阐述了自由主义的好处。简单概述主旨,所有来自上级的强制调控本质上都意味着一种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创造。譬如税收,补贴等等政府行为。自由贸易,意味着一种对未知信息的探索和反馈机制,以“看不见”的方式调节市场行为。
  3. 3.想起了乔治奥威尔《1984》里的观点,“战争即和平”。
  4. 4.同样可以论证“税收”这一行为。
  5. 5.马东曾经说过。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结论或许是争议的,但重要的是,我们抵达的方式。
  6. 6.这篇博客是由我阅读巴斯夏《财产、法律与政府》一书的笔记拓展开来。 我觉得还可以拓展的点有,分析我们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分布化技术所指向的未来的经济体系。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