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语 2018 Dec.

18.12.31 2018年度总结

塞万提斯在《堂吉柯德》的结尾这么说,我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厌弃骑士小说中的那些胡编乱造的故事。最终,一部坚定反对骑士文化的作品塑造了我相信的骑士文化。

我的愿望也很简单,抵抗那些因由媚俗而胡编乱造的虚无故事,抵抗存在的被遗忘。 - 抵抗存在的被遗忘

草稿

  • 人容易变得很宏大。带着更大规模的爱与恨,喧嚣和寂寞。
  • 我们要允许有些东西它不会改变。它需要代价。它没有意义。
  • 每个时代的愚昧都是固定的,而且装饰着不同的样子。
    -《小说的艺术》里他提到,“小说的意义是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探索人的具体的生活,保护它,抵抗存在的被遗忘。”
  • 游戏时代和严肃性。
  • 和庆祝无意义。
  • 自由的背面。是束缚。是彷徨。是媚俗。

微信公众号:沉默与阳光
简介:为了改变天生的无动于衷。

18.12.27

而金童玉女们,也喜欢上了这个童话,而相爱下去。

18.12.26

  • 时间留给我刺身,而我已经觉得刺身不再酷了。

  • 宿舍一楼有一张长桌。随着太阳的移动我也得不断挪腾位置以栖息在由大柱子形成的荫蔽中。而当我所一端移到另一端的时候,我知道是时候要去吃午饭了。

18.12.25

《订阅》读书笔记

从了解youtube这个产品开始,去理解抖音、快手。

  • 以反对为主导的运动。再辅以娱乐化。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恶劣的节目内容。
  • 【快手】追求播放量意味着没有底线的迎合。“视频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它本身能吸引观众,而是它能吸引观众去欣赏创造者的其他作品,为它们点赞,写出发自内心的评论。或者为了不错过最新的视频而订阅一个频道,他们可能会购买创作者的周边服装,可能去参加粉丝见面会,也有可能创作他们自己的视频。”

    设计策略,使得对用户关注的程度来分级。来找到真正的铁杆粉丝。

  • 所有的视频平台针对的都是腰部创作者。头号玩家是不缺机会,对他们来说真正稀缺的是他们的时间成本。-> 科技的趋势就是反垄断。因为没有了科技让我只能相信人性。而千百年来的王朝起伏只是在不断复证人性而已。
  • 科技也让我明白:“你不应为自己热爱的事物感到羞耻,理性主义是值得追求的。”
  • Youtube起始的社区,被认为代表了一种气质。一种为nerd、宅时代正名的使命。给他们带上印记,让他们相信他们代表着全新的意志。造就一种大卫和歌利亚的局面,哪怕是人为的。或许这才是用户运营的方向。

    从反面说一句。突然想起了《德米安》里的战争,《轻》里的媚俗。“为什么人们很少为了一个理想而活着,现在我却发现许多人都能为一个理想而赴死”。论文字的稀释。唉或许不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尝试去解构这些东西。但,终归还会是好事吧。

  • 宁愿从每个视频中获取10个订阅者,也不希望从一个视频中得到1万个订阅者。

  • 一本没有上锁的日记。

  • 人们通过电视、电影寻求的是一种逃离感,而不是真实感。这意味着开明,意味着打破内容上的垄断。而从另一个方向上,也意味着仅仅是我的生活,我的喜怒哀乐也能够成为别人的消费。

    中心化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它给个体保留了私人的空间,隔离了风险。而让人们担忧的地方则是决策权的让渡。与此相反地,去中心化归还了人们的决策权,科技进步的方向是不断增强个体的决策能力以抗风险,更完备的工具保护私人隐私,更完备的规则等,可是瓶颈始终不在于决策能力而是在于人的理性,缺少匹配强力武器程度的文明是蛮荒时代。完全的去中心化加上自由市场意味着更多打着合法的名号的剥夺和买卖。自由,一定要有理性做前提。而现在的我们,太习惯把自由当作终点。一个不容分说的方向。

这像是一份浮士德的契约。我得到了光环和拥簇,却不能够说出“生活真美好啊”。

  • Youtube提供了选择。娱乐性还是专业性。有没有专业娱乐性这么一说呢。
  • 必须承认的是,twitter和youtube对社会包容度的提升的贡献不亚于任何一个传统媒体。
  • “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我已经在Youtube上看到过这些了。”这句话的反面是,“这个世界或许也没那么美好,因为我也已经在Youtube上面看到过这些了”。
  • Youtube上最成功的内容,通常和相对主流的兴趣相关,只是观众难在其他媒体上看到这些内容。比如:游戏视频、美妆视频。有一个共性,“它们是我们喜欢的东西,但我们在社会上不太敢于承认。”
  • 内容行业搭配广告作为盈利模式是最坏的搭配。竞劣。
  • “如果我能知道身处事件中心的人正在经历什么,那为什么还要看一个记者站在广场前给我报道。”

    不止于客观。

18.12.24

  • When you look at your list of friends, they are your Facebook friends not because you share a hobby, but because you’ve know them for a while.

  • Facebook constantly pushes you to add more friends with the infamous “People you may know” feature. Knowing someone is one thing, but having things to talk about is another.

    论坛:基于兴趣。是fragmentation碎片化的。
    facebook:”people you may know”。温情牌。的确是有社交价值的。但代价太大。本质上是在逆现代化进程的。它把你的亲戚关系,朋友关系都搬到线上,还自以为是的认为所谓“亲情的互动”要比“资讯获取”更重要,而因此一个幼儿园的认识的人评论过的一个thread要比我喜欢的猫咪排的更前。

突然有一个梦想。在业余时间维护一个社交app。一个工具,是帮你自己自建一个空间。你可以存储你的照片,音乐。大家都是业余时间维护这个项目。不需要这个项目来赚钱。

  • 尽头 唐诺
  • 他们想吓我,我们怀揣着巨大的信息差以为我会畏惧巨大的未知。但我恰恰一定也不害怕未知。
  • 在于还有多少人愿意听这个故事。人文主义。自由。与正义。“因为当想听这个话的人不够多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力量。就是说它只能靠一些接近仪式的形式,希望能够保留在某些地方。”

    我觉得,当一样东西不被接受,被抛弃之后,它便成为了仪式而保存下来。我不想因为受到了鼓动才感受到,我不喜欢仪式。

18.12.23

  • 自由的背面。是束缚。是彷徨。是媚俗。

  • 结尾式的作品。即便我们看穿它,也还得忍受它,而不如庆祝它。昆德拉的作品里,出现过好多的“玩笑”,“可笑”,到这里终于和解了吗。《庆祝无意义》总结。

微信7.0

微信7.0看一看,是时候让我找个时间回顾一下Google Reader了。

分享到朋友圈我认为其实是一个强操作。因为现在大家看朋友圈几乎成为了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分享这一行为带来了很多社会压力(即便有分组的功能存在但压力仍然存在)。压力在于,你分享什么很大程度上定义了别人对你的印象。

而看一看给予了更多空间,给这些但达不到强操作的兴趣行为。同时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入智能推荐(也就是用算法来调整和过滤),和朋友圈的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做了一个平行实验,也是对标头条的算法,通过这个实验也可以看看头条未来战略上想引入的社交分发的效果是怎么样。

头条现在最想从算法推荐切入到的社交推荐,恰好是微信的强项,而看一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试验田。

目前最大的弊端我认为在于,被滥用而降低的社交推荐的质量,后续几个版本可能会引入更多用户控制的元素,譬如屏蔽某些人某些话题等等。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质量也没那么重要。对质量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你所处在的人群决定的。

  • 昆德拉和黑塞一定喜欢精神分析学派。在作品里穿插夸张而奇异的梦然后总能在后面的文字里复现梦的动作和释义。

18.12.22

微信即邮箱
第一个tab微信: 短邮件
朋友圈:阅读空间
公众号:QQ邮件订阅平台
看一看:前Google Reader社交分享功能。(pocket)

联想起Google Reader关闭的原因。

🌟 总结一下自己使用Reeder的经验:

  • 做好分类。及时区分高质和低质的信息源。以及区分高频和低频的信息源。质量和频率,以及话题active search。
  • 下雪。还是说是他们在等我。

18.12.21

  • 7.0
    给避开强操作的行为留出空间:看一看
    以及让朋友圈承载更少的功能:story

短视频这一仗 说腾讯输还说不定 看一看就是社交分发。

🌟 宗庆 裂变创业。

  • 她不知道,他一直在看她。

  • invincible summer

  • 待会儿跨年。希望有人和你在一起。希望是你的好朋友,刚认识的人也好,男朋友就算了。你们站在一起,在跨过零点的时候,他\她会替我拍拍你的肩膀,和你说,“七七新的一年也要温柔也要努力加油喔”。我们其实只认识了三周吧,你已经给了我很多很甜的感觉。对我一个超级相信存在主义的人来说,这意味着太多了。嗯嗯就是这样。

  • 人们对朋友圈的期待变了。快手,革的是朋友圈的命。

  • 豆瓣租房 融泽嘉园挺好的~

  • 不要在年轻的时候自以为解构所有。自以为没有意义。

公众号改名

湾:为什么改了这个公众号名字?因为王尔德的童话口马?
我:我慢慢相信的存在主义
我:让我相信,我想为我的忧伤举起一只玫瑰 更贴近的可能像是加缪的“沉默与阳光” 的出发点吧~
湾:希望你可以通过文字实现这个想法
湾:It is an inspiration
湾:总觉得你的阐释比这个公众号的名字深一些 这个名字给人一种“非主流”错觉 语言被污染了,模糊了你想表达的意思
湾:“我想为我的忧伤举起一朵玫瑰”
湾:比“忧伤与玫瑰”听起来深刻 壮美很多
湾:(给你一个小读者的角度哈)
我:哈哈哈有道理的但我可能更不希望因为 名字就被期望深刻吧 不过文字污染倒是一个很严重,而且有意 思值得讨论的问题~
湾:嗯那你希望名字被误解/污染吗
我:好问题其实我宁愿被当作坏人而不是好 人吧可能和这里是同样的想法
湾:你觉得自己的想法比大众的认可
我:嗯嗯~

我:其实我可能更希望通过产品来实现这个想 法这个时代软件可能比文字拥有着更普 遍的自由但是诱惑也更多也很难

湾:离大资本和市场更近
湾:更普遍的自由
湾:有看到你的鲸语啦, 给软件取一个这么诗意的名字,哈哈哈
湾:希望可以使用到你想要创造出的软件啦
湾:我就,走上了文字的路,就这样走啦
我:“普遍的自由”的表达里其实普遍已经暗地地否定了自由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吧~
都有自己想追逐的自由 如果硬是要考虑市场的 接受程度这个游戏从前提开始就不好玩了
不需要打倒任何人这片海域上最自由的人就是海贼王 不知道为什么又想到这一句哈哈哈

18.12.19

“后来也渐行渐远渐无书了。” 我觉得我可能会这么想呢。

过年给七七的寄语,我想说这么样的一段话。

我还很不了解你,我不确定你的长相(我明明是还蛮看颜值的人),是否已经有男朋友。但可能这些也没那么重要吧。我知道你的文字,你的开朗,你生日8.17,你喜欢摇滚,我记得那些看到微博来自你的未读消息时候的开心,以及已经熟练的每次打开微博通过四下点击看到你的动态。
我对我在意的人很不擅长表达。
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也在纽约。
结尾:
我也很想养猫,我们的时间增加半天
我也很爱看书。

I don’t mind, if you forget me. Because, I never forget you.

我可能没有那些温暖的回忆。我可能只是底色悲凉。我本来可能会一直孤独下去。只有很少很少的人能够接近我的生活。我的心只是一块冰。而一旦我接受了你,可能会是一辈子的事吧。

那么多次告别。会让我无法迎接嘛。

  • 现在的网恋 就是柏拉图

  • 经济学 辩论 难点 在于抓住主要矛盾

  • 思考合作伙伴的利益点。人是有反馈机制的 你越压抑我 我越能找到破解的方法。

  • 转载的时候,能不能顺带我的博客~

18.12.18 哈伯格税(harberger-tax)

导语:
哈伯格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闲置私人资产的流通。私有资产会导致垄断,而极端的公有化又容易造成公地悲剧。这套体系的提出,也是在思考绝对的私有制和公有制之间是否存在折中的方案。
我一直认为没有最正确的经济体系,只有最适应这个时代的体系。当人们慢慢习惯一个强调使用权而非拥有权的时代,当个体的身份、群体之间的关系逐渐虚拟化和碎片化,我们会不会更容易接受这项议题:我和陌生人们按比例共同拥有着这些资产,譬如我们的房屋,手机,乃至我们的移民身份……
现在的经济市场对曾经的人们来说,一度也是激进市场。尝试去理解哈伯格税,也是为了去理解那些潜藏在身边的观念和需求的变化。
或许未来已经来了,只是还没扩散开。 - 谈谈哈伯格税与激进市场

🌟 知乎专栏链接:谈谈哈伯格税与激进市场 - 知乎
🌟 豆瓣书评:谈谈哈伯格税与激进市场(Radical Markets)书评

18.12.16

  • 所有辩论的前提都应当是博学。
  • 演员这个职业。它所得到的评价是异步的。不像医生,教师,他们面对他人的目光能够及时用自己的目光为自己辩护。《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 🌟 自由的对立面是什么。以前的我一直觉得是徘徊,现在觉得是媚俗。
  • “无我”,意味着参与着媚俗。
  • 下雨天。黄昏。有着不被雨水沾湿的光。
  • 如果说。有什么是图片,视频永远无法匹敌文字的理由。是你自己的想象。是自由。是可以反驳的逻辑。

18.12.15

  • 很多时候,大家对于渴求的东西,修辞会代替验证,情绪会覆盖观点。
  • 文字,是抽象的记录。计算机编写的是规则。人们记录的记录工具会越来越接近原始的感官刺激,而我最亲密的情感,我希望被找到的样子,则藏在我内心深处。
  • 【文字解读】fall。落下。也是秋天了。
  • 【文字解读】起色。起初的颜色。
  • whale fall。
  • 我会寻找各种办法来确保自己的孤独。
  • 吃早餐,外国友人,开心地谈话结束后瞬间换脸低头。

18.12.14

  • 关于快手。关于直播。关于直播改变教育,改变人的命运。
    互联网的本质,是消除信息垄断。而非增加垄断。

  • Waitbutwhy

  • 互联网的出现打破的是信息的垄断。而短视频。直播。打破垄断的是另一些东西。

  • 《奇葩说》知道一个人的死期要不要告诉他?一个人的死,不是他过世的时候,而是他被遗忘的时候。而很多的人,我们的第一眼,也是我们的最后一眼。

  • 很多人都在做同样的东西,而只要他们相信的不一样,他们的人生就是不一样的。
  • 🌟 一个人,在微信里,留在一个群。一个人也是一个群。

18.12.12

《不朽》

昆德拉的小说是没有结局的。他自己也在小说里面承认了这一点。他没有一个希望匆匆奔向的目标。他说“小说不应该像一场自行车比赛,而要像一场宴会,频繁上菜。一个新的人物,他不是任何东西的因,也绝不产生果。”原来这就是《轻》的由来。

Xplore:

  • 小孩子,长发男生,为了吸引女性长辈的注意。自己钻进一个吊床,然后说help me。最后自己掉了下去。

坎昆之行(12.12)

  • 清晨在洞穴里看到的一块岩石的刻文。it took thousands of years for us to unite… 一闪而过一些念头,是跨越千年的王权颠覆,种族斗争吗…仅仅因为喜欢这个韵脚而随手留下了照片。下午茶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另一块标语。No Straw Please…here we unite with this important change… 突然间我仿佛看出了岩石刻文的含义。we take thousands years to unite with the earth… 我们用了上千年的时光与这颗蓝色星球达成的和解,不要这么浪费了…
    好像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愿意这么相信。

  • 我时常会轻易地,因为阳光明媚,而毁约。

  • 而我就算用尽比喻,也终究会日落。习惯在枝头。目送。

  • “我们燃烧而没有光,如正午的烛火。”这也是曼德尔施塔姆的诗句,他没有说的是,这烛光也带着灼人的热。若心曾经被渴望与期盼灼伤,那每一个无论是否实现了的愿望就都不算虚妄。”

    还有后半句。即使没有光,还有热。

18.12.11

  • 故事没有任何下文。

  • 被世界出卖的人则逃进自己的内心世界。

  • 不朽,意味着永恒审判。

  • 油灯照亮的隐喻,历史。

  • “塞万提斯,让骑士精神成为一种笑谈。类似的,二千年前的游侠以武犯禁、仗剑列国,而今天坊间的小说上与采花贼大战争夺地盘为美女解衣疗伤的先生们也冠着侠客的名头……一个名词就是这样被稀释去的。”(豆瓣)

  • “一页书的价值只存在于它被翻到的时候,而后来的生活定会翻遍和翻乱这本书上的每一页。”

  • 萨特。Like all dreamers, I confused disenchantment for truth.

  • 文明和科技的关系。我认为文明和科技是反相关的。因为科技本身是迎合人的欲望的。你在让渡你的很多权力给科技。

  • 人性本恶,本质上是比人性本善更加乐观主义的。因为愿意承认它的存在,就是一种乐观。

18.12.8

  • 我对生活,有些秘密的权利。

坎昆之行(12.8)

  • 飞机上邻座的一个白发老爷爷,递给他的伴侣一个写上了大号字备忘录的手机,一行只够写两个单词就得换行了。
    Top 10 things to do: 第一条是,Hold her hands during flight off.

  • 飞机上的显示屏在播美式综艺节目,一对情侣在进行问答题,女士被绑在半空中,底下是一盘热巧克力,男士站在名主持人Ellen旁边,因为回答不出来“圣诞老人的麋鹿叫什么名字”而抱头跺脚,在现场爆发的哄笑声中看着自己的另一半从空中坠落到巧克力汤中。屏幕再次播放了一遍慢动作。我突然感觉很荒谬,这种场景仿佛见过,可能是在《华氏451》,还是《娱乐至死》里。是吗,我们这么快,就迎来了曾经科幻小说的剧情。
    (每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现实科幻主义)

  • 午觉醒来拉起机窗帘幕。是很深很深的蔚蓝。

“而此刻的情绪感受并不是我一个人在经历或是经历过的,这种感觉就好像当我觉得自己是在一片空无中,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独自行走时,突然发现一些脚印,一些生活用品,甚至骨头,而原来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在人生的路上曾经彷徨,孤单,痛苦过。”

这很重要。那个手势很重要。

我们要抵抗的是,是宿命论。不是平庸,而是注定平庸。

成长的一个标志是,我不再乞求宠爱了。

“我们从不曾停止交换故事。”

18.12.7

【关于媒体】“商业媒体,如果只有商业逻辑,那就只能是附庸,不可能伟大。媒体要有非商业逻辑,什么是非商业逻辑,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三观只谈商业逻辑的媒体,作茧自缚,为奴为俾,还不自知。”

商业逻辑,就是去发现商业价值,如果有,就去追逐。这是一种附庸,一种权力关系的妥协。-而媒体应该要有非商业逻辑。-
《财经》杂志小丑孕峰传送门

18.12.6

  • 【关于朋友】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很崇拜的,性格很好的人。我学会了一点,有些时候遇到事情,我会开始想,如果我是相如,或者max,我会怎么做。

  • 计算机,有着比文字更普遍的自由。
    我们在撰写规则,用户在根据这个规则继续他们的生活,在适应着。
    一个工具越普遍,它牺牲的是使用者的自由。
    我有点更喜欢文字。可能是分工不一样吧。

  • 订阅:未来获得服务的稳定性。

18.12.3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

【书评】这或许会成为我最喜欢的诗集了。我想像作者那样,写出镜头般的文字,就像她说的,“把被摄者内心之中的情感以及故事,稍许变换颜色呈现出来”。把这些存在作为礼物的一半留下来。然后静静地等待。等待每一个不同的人怀揣着自己的心事去解读另一半的故事,带着自己的期待与不安,过去的明亮与失落……我不想苛求理解,如同我不愿苛求恩赐。但或许正因为不理解,我才得以自由。而我也愿意出于相同的理由,感受他人的可爱之处并留下余地。- 《夜空总有最大密度的蓝色》阅读批注

  • “喜欢拼图的我,其实喜欢的是满地碎片。”(倪湛舸)

    喜欢下雪的我,其实喜欢的是融化。

  • “有一种感觉,是:大概是因为内心想要努力隐藏的东西,终于被人看见的缘故吧。”

  • 图书馆就是我们的记忆。当你展开这些书页时,这些过去的人就能获得重生,就能够再度得到生命。(博尔赫斯)

18.12.2 海贼王

  • 弗兰克:50年?那么久的事,我那时还么生下来呢,不是我泼冷水,50年那么长,我也不会等下去。。
    布鲁克:我怎么能!
    弗兰克:恩?
    布鲁克:我怎么有权利去判断他有没有等下去呢?

  • 乌索普:“如果痛苦的时候不能陪在他身边,还算什么同伴啊!”
    “一直以为,我只要静静地看着他,那家伙就能理所应当的成为海贼王。但是不是这样的。就算是路飞也是会输的,他也会疼得大喊大叫。所以啊,那家伙需要本大爷的力量。”

  • 蔡康永:什么是成长。小时候的快乐是来自外在的刺激。长大之后学会了从内部去感受而得到喜悦。

  • 李诞:审美是一个人一生经历的总和。不要随意去否定一个人的审美。不要随意去否定他人的经历。对一个人的经历来说,很有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童年。要尊重这种不同。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