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依赖理性而获得希望 -《致命的自负》阅读批注

  • 哈耶克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对于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纳粹历史的反馈。
  • 哈耶克反对的重点不在于意识形态,或者说社会主义是否在道德上可取,而是他是从“效应”的角度入手的,他认为社会主义所倡导的办法不能够达到目标。
  • “秩序”。也是Vitalik很感兴趣的方面。组织在没有像德国纳粹那样的人物出现时为什么会崩溃,又是如何自发组织起来的。哈耶克一定很赞同这一句话,“不依赖理性而获得希望”。某种意义上,哈耶克是不赞同“理性的设计”的。不赞同是因为根本达不到所谓“绝对的理性”,只没有办法从一开始就设计出最完美的规则能够有效利用到所有信息的,但是可以通过设计规则来达到鼓励人们去交换并利用流通的信息。
  • “拓展秩序”:处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通过学习和模仿而形成的遵守规则的行为模式。合作的特点是:人们相互获益,并不是因为他们理解了这种秩序,而是因为他们在相互交往中刻意用这些规则来弥补自己的无知。

    这可以追溯到大卫休谟:“为别人提供服务,这无需他怀有真诚的善意。“

  • 而计划经济,的确可能存在和谐状态,但是这种和谐是有前提的,这是以个人既无财产、特殊知识也得不到利用为前提。它是以停滞不前为代价的。

    规则和秩序的关系,就像docker的image和container。

    我也想到了1月份在以色列参观的Kibbutz。
    另一个想法。像社会主义,自由主义,这些词都有极大的空隙,是有很多调整的空间的。以色列的Kibbutz很像我们曾经的合作公社。但是有一个区别是,后来Kibbutz慢慢演化出来直到现在的规则是,生产资料公有,但是获利是按劳分配。而我们曾经的合作公社则都是公有和计划分配。这同样和“规模”是有联系的。
    以色列一行给我的一个很深的印象是:“规模”。

  • 哈耶克:不知道的也是不能计划的。

    我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论断,因为它超出了对人性的假设和预期。”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在这个逻辑里是不重要的。就算“人性本善”也不一定能够达成更好的平衡,而“人性本恶”也不一定会导致腐败。关键仍然在于哪个规则、秩序更有利于信息信号的传播和反馈。

    这个论断是敏感的,因为很多人容易因为这个逻辑并不劝人向善,因为好像作恶也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它恰恰指出了道德的软肋:我们希求善良、道德,但仅仅只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

  • 哈耶克:为了保障自由,“用抽象的规则代替共同的具体目标”。
  • 哈耶克的论断只要集中对于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强调的是这一类秩序是自发形成的。没有解释原因,因而部分忽略了人类理性的作用,以及有某种“必然”演化的成分。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