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参与到了Cornell Tech组织的VC day,并代表Firis团队做了公开pitch。这篇博客作为我参与流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能够在多名重量级VC面前实打实地pitch是一次很宝贵的锻炼机会。90秒时间,到时间强制打断,只有三张slides的展示机会。基本钉死了要我们剥离出这个产品最重要的东西。
不同的产品在准备故事的时候有不同的侧重点。
ToC的产品复杂的从来不应该是产品逻辑本身,毕竟如果光是产品的玩法都要介绍那么久,不直观,那么这本身就限制了其消费者市场的增长。ToC的产品重点应该放在需求和市场,去证明增长的潜力。
应当承认的是,投资人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期望是不同的,很多情况下心里有一把杆子来衡量产品的「Growth」和「Profit」。ToC的产品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侧重Growth的一面,可以承受短期的亏损,但是用户增长和留存必须好看,而ToB的产品则更侧重Profit的一面,是否从一开始就存在清晰的盈利模式。
目前我的一个观察是,当今其实很多的ToC的产品,实际上是做BtoC而不是CtoC。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趋势,因为渠道的红利在慢慢饱和,尤其针对移动端市场而言。
渠道本身的发明是为了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但当渠道两端信息增加并缺乏有效的匹配机制时,将最终提高整个市场的交易成本。于是演化出两个改善方向,一是利用更有效的匹配算法,另一个则是在两端逐渐形成中心化模块化的资源集合,为了节约交易成本1。前者,是以今日头条、快手为首的算法推荐方向,后者,是以拼多多、云集微店为代表的B2C平台。
这也提供了一个观察现场项目的角度。以下是除了我们之外的其余项目的记录,列有项目名称,简介以及一个现场反馈的评分。加粗的项目为反馈较好的项目(也包括我们的Firis!)
- weARlope: AR glass for streaming video content. 6
- Xboard: machine learning deployment and platform for corporation. 10
- Lightbox: animation production collaboration platform. 4
- Figi: fashion comparison app. 4
- Qix: squarespace for bitcoin, visualization for smart contract. 5
- Auggi: computer vision for congestive health. 8
- Ludus: sports peers betting platform. 4
- Tamper: sports headphone without phone. 8
- Skyhawk: insurance for flight emergency. 6
- Wellconnect: 6
- Halo: virtual gift card. 5
- Owly: digital parental monitor platform for parents. 3
- Archetype: auto translate from one typeface into another. 3
- Table: hosting and sharing dataset. 3
- Nudget: initiate meaningful conversation by triggers with parents. 4
- Elsewhere: personalized traveling experience. 3
- Otari: smart yoga mat using computer vision. 8
- Corcus: financial market for contents. like patreon but in cryptocurrency. 6
- Moon: bakery delivery. 6
- Contentor: 2
- Grow: a slack extension for personal progress tracking. 8
听现场VC们的点评也能看得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尤其对于只有90秒的pitch时间,这个形式有其偏好和局限。
- 不适合拥挤赛道的产品。比如fashion,以及e-commerce。
- 适合主打商业模式创新的项目。比如Uber for X。
- 投资人容易偏好新方向上的需求,比如机器学习toB的方案; Health Tech;以及运动方向的硬件。
总结一下:
- 表达上一定要找到最核心的东西。
- 而逐渐学习到怎样快速提炼出现象的本质,就是商业能力上的成长。
期待一个月之后的第二场VC day!
- 1.科斯的公司形成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