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舜哲的 One Piece


  • 技术

  • 随笔

  • 书房

  • 归档

  • 关于

  • 搜索
close

碎语 2019 Oct.

发表于 2019-10-30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15 分钟
为什么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我们会慢慢找到体系的理性。
阅读全文 »

碎语 2019 Sep.

发表于 2019-09-29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25 分钟
遇见每一个人都是恩赐,他们成为了往后我遇见的每一个人面前的我。
阅读全文 »

AI换脸zao戏,及背后个性化形象的市场

发表于 2019-08-31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8 分钟
平台产生的前提是市场标准化。长远地看AI换脸技术,能促生出形象租赁,个性化形象广告等的交易场景,值得持续关注。
阅读全文 »

碎语 2019 Aug.

发表于 2019-08-30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8 分钟
愚昧总是着急地变着样子,而幸福却一直是最古老的模样。
阅读全文 »

碎语 2019 Jul.

发表于 2019-07-30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15 分钟
新人的生活,仿佛就像在拼拼图。我知道,这是一条更难的路,但我很享受这份听从内心的自由。
阅读全文 »

碎语 2019 Jun.

发表于 2019-06-28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31 分钟
我写作,是为了遗忘。
阅读全文 »

钱不是必要的,流动性才是。

发表于 2019-06-14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5 分钟
我们经常说比特币能够代替银行,其实说的是能够取代银行的信用,而信用提供了流动性。因为我信任你,所以你的债务能够流动开。这也是为什么银行的债务具备公信力,而最具备公信力的是国债。基于这个逻辑,我们能够得到一个有趣的结果:能够提供信用的人,也能够承担一部分银行的作用。本文尝试基于不同的信用来源,提出一个脑洞,相比起现在大范围流通的政府印出的纸币,私人流通的债券,在其私人领域会更有效,能够提供更高的流动性,尽管这同样意味着需要由个人承担起交易风险。这也正是去中心化的祝福与代价。
阅读全文 »

一部货币演化史,以及21世纪的“比特币本位”

发表于 2019-06-01   |   分类于 书摘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6 分钟
《The Bitcoin Standard》的读后感。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是,信用体系和货币体系究竟谁先出现。这个讨论启发了后续很多的机制设计的大致思路。Vitalik认为是信用体系先出现,也即债券的流动先于货币出现,而信用的流动性源于抵押物。这也成为了Vitalik提出的Proof of Stake的核心思想:Staking。而另一个方向,也是这本书的出发点,认为货币体系早于信用体系的出现,这强调货币作为价值交换媒介的属性,而成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是价值存储。其拥有的价值源于其稀缺性,也就是生产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这也成为了Satoshi提出的Proof of Work的核心思想,而比特币的价格也将最终趋向于挖矿成本的纳什平衡。
阅读全文 »

碎语 2019 May.

发表于 2019-05-31   |   分类于 随笔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70 分钟
正是因为多数人的不理解,我才得以自由。
阅读全文 »

再看区块链的分权设计细节

发表于 2019-05-21   |   分类于 书摘   |     |   阅读次数   |   阅读时长 6 分钟
《The Book of Satoshi》的读后感。我为什么觉得加密货币经济很吸引人,因为它实际上是在从机制设计这个角度在挑战人性里最难克服的一部分:马太效应。
阅读全文 »
1234…15
余舜哲

余舜哲

时间知道

147 日志
9 分类
69 标签
RSS
GitHub 微博 豆瓣 知乎 Linkedin 友链
© 2013 - 2024 余舜哲 | 博客全站共461.2k字
你是第个小伙伴